遼闊的廣場和一列列囚室 |
納粹時期德國各地興建了大大小小的集中營,用以囚禁和處決猶太人或異見人士。當中我所參觀的,位於慕尼黑近郊的達豪集中營 (Dachau Concentration Camp),是德國第一座建成的集中營。儘管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是書本上讀過無數次的歷史,但親眼目睹它遺留的痕跡,仍然非常震撼。
我們在嚮導的帶領下,跟隨當年被送到此處的猶太人的足跡走著。先是從正門進入,穿越重重關防哨站,來到主營地前。映入眼簾的是遼闊的廣場、數列囚室以及後代建立的紀念碑。
"May the example of those who were exterminated here between 1933-1945 because they resisted Nazism help to unite the living for defence of peace and freedom and in respect for their fellow men." |
悼念於1933年至1945年期間在此枉死亡魂的雕塑 |
廣場旁邊是一個廢棄了的礦場。那是供囚犯勞動的場所,目的在於消耗他們的體力和磨蝕他們的意志,便於管理。繼續往深處走,終於來到集中營的盡頭。集中營的盡頭,也同時代表著囚犯生命的盡頭:這裏是毒氣室和火葬場。
這個昏暗、陰森的房間,只有四面牆壁和氣孔。囚犯進入後,毒氣便從氣孔送入。據嚮導說,當時使用的毒氣仍在試驗階段,要確保將房間內所有的人殺死,需時十五分鐘以上,那意味著他們在死前還要痛苦地掙扎良久。
雖然其時正值炎夏,但我置身這個房間彷彿仍感到陣陣寒意。我不禁代入當時在這裏被處死的人,想像他們的心情。叫天不應,亦無路可逃,大概只能帶著無比的憤怒和仇恨死去。人性原來可以如此恐怖。我們看見動物將死,尚且會於心不忍;當時的納粹軍人,如何能夠痛下殺手,殺人如殺蟻般屠殺數以萬計的猶太人?希特拉在洗腦教育上一定下了不少工夫,才能令他的軍隊泯滅人性,忘掉如生俱來的惻隱之心。
簡陋的火化爐 |
行刑後,屍體會被送到隔壁的房間,用圖中的爐火化。本來集中營只有三個火化爐,但由於被處死的囚犯越來越多,很快便不敷應用,結果一年後就建起了新的火葬場。由1940至1943年期間,估計有高達11,000具屍體在此被火化。
參觀完畢,大家的心情都明顯沉重了,有別於數日以來吃喝玩樂的輕鬆愉快。我們無力回到過去阻止悲劇發生,但能夠盡力避免世界重蹈歷史的覆轍,這也是德國設立眾多紀念館的原因。閒談間知道原來嚮導的祖父就是當年營中的獄卒,他在達豪集中營擔任多年義工,一方面為了警醒世人,不要忘記這段歷史,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替祖父贖罪。但他接著感慨地說,這一代的德國青年已經開始淡忘這段歷史,甚至有極端者不斷重新鼓吹納粹思想。
May there be peace on earth.
May there be peace on earth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