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徵里斯本的古老電車 |
作為首都,里斯本可算是又細小又落後。它既沒有巴黎的如詩如畫、風光明媚,也不像倫敦般熙來攘往、車水馬龍。論建設程度,甚至連比鄰西班牙的大城市也比不上。在巴黎,要花上半天才看得懂地鐵路線圖;在里斯本,完全沒有同樣的煩惱,因為它的地鐵網絡只有四條線,是我遊歷過的首都中(倫敦、巴黎、柏林和馬德里)最少的,連香港也不如。整個里斯本,不論是建築、生活和風俗,彷彿都還停留在大航海時代。縱使海上霸權的美夢已破滅了數百年,城市卻沒有因而醒過來。
可是它的落後卻反而令我喜歡上它。它落後,所以物價比發達的西歐國家低,同樣的消費帶來更多的享受。它落後,所以古老的建築物和交通工具也被保留下來,逃過時代巨輪的輾平,令市內充斥獨特的氛圍。它落後,所以民風純樸,葡萄牙人對待遊客尤其誠懇友善,而不把遊客視作生財工具。我只在里斯本逗留了三天,離開時竟然有點捨不得。
里斯本給我的印象就是跟「海」密不可分。當然,里斯本是一個沿海城市,但它跟大海的關係可遠不止於此。變幻莫測的海洋,令葡萄牙人既敬畏又渴望征服。在市來,到處都是他們崇拜海洋的痕跡。譬如市中心的商業廣場(Praça do Comércio),在它連接海洋的一端,全無防波堤或圍欄,石階直沒入海水,彷彿廣場就跟大海連成了一體。
商業廣場通往自由大道的入口 |
黃昏之際的商業廣場,天空泛起奇異的靛藍 |
廣場末端連接大海 |
里斯本西部的貝倫區,沿著海岸建成,大航海時代無數的葡萄牙航海家,包括發現通往印度新航道的達伽瑪(da Gama),就是從這裏的港口啟程駛出大西洋,向未知的世界進發。貝倫塔(Belém Tower),當時防衛港口的堡疉,至今仍然孤傲地佇立在海上,成為了里斯本的地標。旁邊不遠處,還有一座發現者紀念碑(Padrão dos Descobrimentos),雕刻上的航海家和傳教士,全都曾為葡萄牙的海上霸權寫下過光輝一頁。可以說,葡萄牙的歷史就是航海的歷史,葡萄牙人亦無不為這段光榮的歷史而自豪。
達伽瑪安葬於杰洛尼莫斯修道院 (Jeronimos Monastery) |
Jeronimos Monastery 亦位於貝倫區 |
海中心的孤堡 - 貝倫塔 |
維修中的發現者紀念碑 |
里斯本另一個招牌當然是懷舊電車,幾乎十之八九的postcard都以電車為主題,由此可見它受歡迎的程度了。里斯本的電車已經有過百年的歷史,難以想像的是,它們至今依然在運作,依然緩緩穿梭於橫街窄巷,遊走在錯綜複雜的舊城佈局。而最享負盛名的,莫過於28號電車了。雖然大量遊客跟我一樣,搭上電車只為了體驗一下懷舊風情,但里斯本居民仍然視電車為重要的交通工具,百年如一日。他們並不介意電車的慢,在他們眼中,那是悠閒,是生活的緩衝。也許正是對電車的情意結,令他們並不熱衷於發展地下鐵路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