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從不掩飾我的戀殖。曾幾何時,未被共產黨蹂躪的香港,是世界舞台上耀目的東方之珠。可以在短短百年,將一條小漁村建立成國際大都會,還引進了自由、法治和行之有效的典章制度,英國人的管治之道,確實使我佩服得五體投地。難得來歐洲一趟,怎能不順道到這前度宗主國朝聖?
從里爾到倫敦,最快捷舒適的方法是乘搭Eurostar高速鐵路,車程大概1.5小時。當然,價錢也相對昂貴,沒遇上優惠的話,動輒索價上百鎊。像我這種貧苦學生,為了省錢,寧願選擇通宵巴士。票價約莫20鎊,但車程整整7小時,而且過程非常辛苦。本來坐著已經睡不安穩,一晚下來還要被弄醒幾遍,一時要過boarder control,一時又要離開車廂走進船艙內(十多輛大巴士駛上郵輪,然後靠郵輪運送橫渡英倫海峽,想來其實挺有趣),折騰極了。
飽經通宵巴士的煎熬,總算到達Victoria Coach Station。魂牽夢縈的dream city,我終於置身其中,當時那種願望成真的感覺,畢生難忘。為甚麼對倫敦情有獨鐘,我也說不清楚。也許嚮往它作為歐洲金融中心的繁華,也許被它城市面貌的歷史滄桑感所迷倒。又或者,純粹出於懷念舊時的香港──我一直認為回歸前的香港是以倫敦為藍圖建設而成的。
是不是有點 |
似曾相識? |
我在倫敦總共逗留了五天(兩個月後又來了一遍,不過那次為了考JRE,沒太多時間遊玩),勉強能夠逛完主要的景點,但肯定意猶未盡。倫敦有名氣的建築太多了,例如大笨鐘(Big Ben)、倫敦眼(London Eye)、西敏寺(Westminster Abbey)、白金漢宮(Buckingham Palace)、塔橋(Tower Bridge)、大英博物館(British Museum)等等等等。名字沒那麼響亮,但同樣值得遊覽的還有St Paul Cathedral、London Tower、Camden Market、Borough Market(那裏的生蠔性價比極高)……要數的話大可以繼續數下去。
白金漢宮的衛兵交接儀式 |
假如你和我一樣是英超球迷的話,甚至可以逛逛球場,譬如阿仙奴的酋長球場(Emirate Stadium)和車路士的史丹福橋球場(Stanford Bridge)。好像還有隊中遊球隊叫熱刺,也在倫敦安家。難得有現場支持愛隊的機會,我當然要作壁上觀,做一次英超球賽的座上客。不過篇幅所限,所見所感太多,還是有機會再另文詳述。
關於食物,眾所周知英國菜的惡名昭彰。花款極少,離不開沙律、漢堡包和薯條。名菜除了Fish
& Chips,還是Fish & Chips,儘管油炸後的鱈魚外脆內軟,與他他醬可謂絕配。我在倫敦的五天,幾乎每天都要吃一遍這道英國名菜,因為根本沒有其他選擇。偶而也會吃一個在香港大行其道的Full English Breakfast當午餐,貪其夠好味飽肚。倒是沒有一嘗港女至愛的Afternoon Tea(題外話,High Tea是工人階級的下午茶,嚴格來說並不一樣)。
這個應該是比較廉價的英式早餐,缺了薯餅 |
其實味道是不錯的,魚柳外脆內軟,鮮嫩多汁 |
遊倫敦還有一件必做的事:觀賞音樂劇。倫敦的劇場甚多,在地鐵站內也不難發現它們的廣告。最受歡迎的劇目自然是Les Miserable、Phantom of the Opera和Lion King等,還有其他舊的新的同樣每晚上演。英語不濟如我,擔心無法聽懂所有歌詞,於是選了早看過三遍電影版的Les Miserable,起碼事前已對劇情了然於胸。儘管如此,對我來說劇場版依然是驚喜連連,首先表演者的歌藝比電影演員更加專業,其次舞台裝置和燈光也令人歎為觀止。票價不便宜,但絕對值得。(再次題外話,演員全年365日都演相同的戲,唱相同的歌,會悶嗎?)
華麗的Queen's Theatre + 醒目的招牌 |
碰巧劇院就在唐人街附近,順便吃了一頓港式晚餐,比法國的中餐正宗得多了 |
整段英國之旅最難忘的,卻不是甚麼值得高興的事情。9月28日,當時身處倫敦的我和同行友人,毫無遊玩的興致,整天機不離手地追閱Facebook上有關雨傘革命的新聞。眼看慈母施放87枚催淚彈,我們心急如焚,但又無可奈何,只能遙遙盼望戰場上的家人、兄弟和朋友安然無恙。
9月30日,我們在Facebook發現有居英港人團體號召在Trafalgar Square集會,聲援雨傘革命。儘管那充其量只是一種表態,對事情沒有很大幫助,但我們還是去了,抱著至少能喚起一點點國際關注,總比甚麼也不做要好的心態。
集會的人數遠比我預期多──要知道那個緊急呼籲只在網上發起了一天,卻有超過二百香港人出席。過程不外乎叫叫口號,輪流分享意見和感受,我們的確沒有資格與前線硬食慈母鐵棍的義士相提並論。不過,身處異鄉尚可與一群深愛香港、關心香港存亡的香港人互勵互勉,心裏仍不免感動莫名。途中也有不少英國人駐足停望,或詢問我們香港的情況,或表達他們的支持。我更感香港人不能妄自菲薄,民主路上我們並不孤單。
同時間世界各大城市也有類似集會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