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

台灣:食在寶島 (下)

7. 台北-雪王冰淇淋

這間店要大推!絕對是這次寶島之行的亮點!

這間雪糕店號稱有73種口味,由最大路的 (如水果類、朱古力) 到最奇怪的 (如豬腳、苦瓜、咖哩...) 都有。當然大家明白這是gimmick和宣傳技倆,請勿對奇怪口味抱有不必要的幻想,就算要做勇士,也應該有中伏的心理準備。

我沒有挑戰的勇氣,選了穩陣的西瓜味和葡萄酒味。想不到叫人喜出望外!西瓜味有豐富的西瓜果肉,清新鮮甜;葡萄酒味也真有濃烈的酒香,還混和著提子乾。個人覺得比H字頭的名牌雪糕更好味!

值得一提的是老闆娘非常親切,還跟我用她從香港客人處學來的廣東話聊起來,哈哈。

推薦:● ● ● ● ●



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

台灣:食在寶島 (上)

裝夠了文青,還是得坦白承認,來台灣就為了放肆地大吃一番。

香港據說是美食天堂,台式餐廳當然不少,但寶島自成一派的地道美食,畢竟要在它的原產地品嚐才算原汁原味。因此在編排行程時,拜訪知名食店也一早列入考慮重點。毫不誇張地說,在台灣的五日四夜,幾乎每一餐拜會哪間餐廳,都是早已安排的。這跟典型backpacker為了省錢在hostel自行煮食的習慣似乎有點格格不入,大概我體內仍是帶著港式旅行 - 食玩買的膚淺基因...

1. 高雄-冬粉王

這是在台灣地上的第一頓午餐,選了台南較傳統的食物:冬粉。

旅行書上介紹得並不詳細,只知道它是粉 + 濃郁的湯底。來到後才發現,它的配料是大量的豬雜 (豬心豬潤豬利...)。對內臟反感的人應該很反胃,還好我未至於太討厭,尚可完成整碗。

推薦:● ● ○ ○ ○


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

台灣 - 阿里山:日出有大美

「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,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啊」

認識阿里山,源於幼稚園時代。那是個畢業典禮上的舞蹈表演,一眾小孩穿起民族服裝跳起舞來,背景音樂正是鄧麗君的一曲「阿里山的姑娘」。人生中第一次在觀眾凝視下跳舞(也許亦是最後一次),到了現在記憶仍然非常深刻,甚至其中的一些動作依舊歷歷在目。

一晃就是十六年,哪想到十六年後才來到這自小已認識的寶島名山。楊過痴等小龍女多久,阿里山也就等我多久了。小學時其實也曾隨家人到台灣遊玩,只是當時無緣登上阿里山。這次總算得償所願。

從高雄乘坐高鐵到了嘉義,怎麼前往阿里山卻毫無頭緒。這時一個老婆婆上前向我搭訕,說有「泥鯭車」到阿里山,只剩一個座位,問我可有興趣。我當然馬上答應,隨她引領下,搭上了他兒子駕駛的七人車。當時倒沒有想過安全與否,只覺得這種沒有計劃的任性而行,實在是背包客的浪漫。